2024年中国路跑赛事呈现热辣滚烫态势,但面临政策引导、办赛思路和创新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挑战。
2.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不应盲目追求世界田联标牌和全马,而应拓宽办赛思路,创新评价标准。
3.为此,专家呼吁增加文化传播、社会服务、产业协同、大众参与等赛事评估维度和指标。
4.同时,政府部门应细化多元赛事标准,明确不同类型、规模、特色路跑赛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专家表示,实现路跑赛事多元化发展需要多行业、多领域、多组织共同发力,媒体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11月和2024年7月,人民网研究院分别推出“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系列访谈第一季和第二季,在业界产生强烈反响,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2024年,无论从赛事数量,还是社会关注度方面,国内路跑赛事依然呈现“热辣滚烫”的态势。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相关话题,人民网研究院日前策划组织“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系列访谈第三季,邀请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展开研讨。
2024年,我国路跑赛事在不断扩大规模、创新发展的同时,亿百体育入口也面临不少挑战。如何加强政策引导,拓宽办赛思路、创新评价标准,实现赛事多元化发展,办出更多有特色的路跑赛事,值得深入探讨。围绕相关问题,人民网研究院近日推出“金台论策”系列视频访谈“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第三季,邀请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花云,无锡汇跑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长征,北京中迹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杰,重庆重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首都媒体跑团创始人兼领队汪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网专职编委谭杰,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解植岗,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蒋依依,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中国田径协会路跑竞赛专家工作组组长闫俊涛,万达体育中国公司副总裁兼赛事运营部总经理刘岳,四川博捷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建英以及媒体人、丁丁runner公号主理人陈远丁等业内代表展开讨论。访谈主持人为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人民网监事会主席、研究院院长唐维红。
部分访谈嘉宾(由左至右依次为解植岗、赵琳琳、李长征、张思杰、李小白、汪涌、唐维红、花云、白厚增、冰咖、薄红恺、陈晨曦,摄影:人民网皇甫万里)
部分访谈嘉宾(由左至右依次为运艳桥、吴丰林、郭建英、蒋依依、唐维红、李伟、刘岳、闫俊涛,摄影:人民网皇甫万里)
2024年是中国马拉松全面复苏的第二年。唐维红表示,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统计,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71场,参赛人次约656万,赛事分布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61个市,537个区县。人民网研究院2025年1月份发布的《2024中国路跑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2024年100场路跑赛事的传播数据分析发现,关于赛事组织保障方面的话题传播量仍然占比最高。
针对赛事运营管理,闫俊涛提出,当前很多国内路跑赛事盲目“上标”,一味追求世界田联标牌,这是一种误区。他表示,世界田联标牌计划实际是一个针对全球少数精英运动员的办赛服务标准,标牌赛事级别并不能完整反映整场赛事的组织能力和水平。申请标牌赛事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资助极少数国际精英运动员。对于赛事规模大、历史相对悠久的成熟马拉松赛事来说,追求赛事国际化与竞技专业化水平具有合理性,但对于国内绝大多数马拉松赛事来说,盲目“上标”的性价比并不高。组委会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完善跑者服务、提高赛事安全保障能力等工作。因此,对于国内绝大多数路跑赛事,不应该将申请标牌作为对标国际赛事的唯一追求目标和工作重心。“赛事的成功不仅在于获得标牌,更在于赛事的综合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安全保障能力以及赛事品牌的打造。”
另一个误区是盲目追求“全马”,从而影响赛事的多元化发展。李长征表示,“‘只有全马才是马’,很多跑者都认为短距离路跑赛事不如全程马拉松赛事好,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导致现在很多短距离路跑赛事虽然有很好的IP,但是响应力和影响力远远不够。”实现赛事多元化发展,需要对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5公里、3公里等不同距离的路跑项目产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设置合理的标准和序列。
“我们在《报告》中呼吁,要拓宽马拉松的办赛思路和标准设置,打破一申办就‘上标’或者一味追求‘全马’赛事的理念。除了办好很多标牌赛事,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和承载能力,发展更多‘小而美’‘小而特’赛事,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唐维红表示。
不少嘉宾提出,为鼓励赛事探索多元化发展,赛事的标准设置也应多元化,可以根据国情提出并贡献全新的赛事标准与维度。
刘岳、李伟、郭建英、蒋依依、花云、汪涌等嘉宾提出,可以考虑增加文化传播、社会服务、产业协同、大众参与等赛事评估维度和指标。具体来说,文化传播方面,评估赛事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展示、传承与融合效果,是否通过赛道设置、活动举办、宣传推广等方式,让参赛者和观众深入了解举办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可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播奖项或在赛事评估标准中增加文化特色方面的考量,鼓励赛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更好发挥文化传播功能。
社会服务方面,评估赛事对当地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赛事在组织或支持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全民健身、提升城市居民凝聚力和文明素质、促进社区交流、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表现,引导赛事组织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产业协同方面,评估赛事与当地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包括赛事对当地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的带动作用,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等,可通过旅游数据统计和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此外,还需要评估赛事对体育装备制造、餐饮住宿、交通物流等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以及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可通过产业经济数据和企业合作案例等进行分析评估。
大众参与方面,随着中国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逐渐攀升,可在评估标准中进一步突出大众选手的参赛体验和满意度情况,如设置大众选手对赛事组织、服务保障、赛道氛围、选手包容性、吃住行游购娱便利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陈远丁认为,可以在现有的赛事评价体系基础上,更多考虑赛事的公益性与人民城市理念的结合,以及赛事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方面的创新与探索等。
不少嘉宾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多元赛事标准,明确不同类型、规模、特色路跑赛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如针对“小而美”“小而特”、5公里、10公里、迷你跑等类型赛事,制定符合其特点的赛事组织、亿百体育入口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
解植岗提出,中国田径协会及相关体育部门应出台举措,推动5公里、10公里赛事的认证、举办,加大扶持力度。5公里和10公里是我国路跑赛事的基础,能更好地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占比达89%,5公里和10公里赛事的占比仅为11%;而美国2024年举办了约900场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5公里和10公里赛事达2900场,占比76%左右。我国5公里和10公里赛事的缺乏,更容易造成跑者一哄而上报名标牌赛事且赛事中签率低的情况。”他建议,在赛事下沉发展过程中,田协应更多鼓励和扶持县域赛事办出特色,以更好地服务县域群众和乡村振兴。
蒋依依提示,需要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适时进行评估和调整,包括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审计和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并及时修订更新文件,不断提升赛事管理的专业性、公开性和效率。
多位嘉宾提出,推动实现路跑赛事的多元化精细化发展,需要多行业、多领域、多组织共同发力,包括体育、文旅、教育、市场监管、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中国田协和地方田协等行业主管协会,赛事举办地所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运营商、赞助商、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与高校、广大跑者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嘉宾普遍认为,在推动路跑赛事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思杰建议,媒体加强宣传和引导,号召大众积极参加5公里、10公里等短距离跑步赛事,把跑步当作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李长征也提出,媒体应对不同距离和类型的路跑赛事均给予充分关注,让各类赛事百花齐放。
解植岗表示,一方面,媒体要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多元化、有特色的赛事,增加这些特色赛事的关注度、吸引力与商业价值,分担头部赛事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积极曝光赛事安全隐患、不良发展导向等,推动赛事组织管理不断完善。
相比国际赛事,中国马拉松赛事在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优势和特征。李伟、刘岳、郭建英等嘉宾提出,首先,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的爆发式增长以及跑步爱好群体的不断壮大,马拉松等路跑赛事的参与人数也与日俱增,不仅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规模可观,一些中小城市的赛事也能吸引大量跑者参与。
其次,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政府支持力度大。一方面,赛事举办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能够调动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在赛事筹备、安全保障、交通管制、医疗应急、媒体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赛事可以检验和提升城市在动员协调、组织保障、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城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张思杰等嘉宾认为,我国的马拉松赛事转化率很高,赛事“流量”更容易转化为消费“留量”。如2024赣州马拉松给所有参赛选手发放了总额200万元的赣马消费券,后来发现消费券不够用。随着赛事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马拉松作为我国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承担着利国利民的责任。
最后,谈到我国在马拉松赛事组织未来的努力方向,谭杰、闫俊涛表示,现在国内不少路跑赛事定位不清晰,一味追求大而全,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导致赛事虽然发展迅速,却背负了太多包袱,承载了太多期望,频频暴露出问题和风险。行业应坚守初心,回归纯粹、理性和包容的氛围。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马拉松赛事不能脱离竞技的前提,赛事周围的服务保障、配套活动都应以比赛为核心,提升赛事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